學習“習近平與父親的家國情”心得

| cwl2

今天閱讀了共青團中央公眾號推送的文章“習近平與父親的家國情”,正值父親節(jié)當日,感受頗多。習近平同志在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中長大,其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勛同志,在公務繁忙的情況下,還堅持親自照顧四個子女,沒有請保姆,并視此為天倫之樂。在現(xiàn)在我們普通家庭來看都是及其難能可貴的,特別是自己為人父母之后,更能體會這其中的苦與樂。

習近平同志在給其父的一封家書中寫道:“希望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吸取的寶貴與高尚品質(zhì)很多。”他敬佩父親“為人坦誠、忠厚”,決心“學父親做人”;“為黨和人民建功立業(yè)”,“從不居功,從不張揚,對自己的輝煌業(yè)績視如煙云”,決心“學父親做事”;“心中始終有一盞明亮的燈,永遠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”,從父親身上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。這些話,既是習近平作為晚輩,對父親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崇敬;也是他作為革命后代,繼承先輩精神的誓言。

誠然,在這樣一個高格局的家庭氛圍內(nèi)成長,所達到的思想高度是我們普通老百姓不能企及的。但是,思及自己的成長歷程,也是受父親影響良多。我成長在一個軍人家庭,父親曾就職在核試驗基地,聚少離多是常事,小時候曾一度把父親認為叔叔??墒?,父親在陪伴我的日子里,不遺余力的愛護教導著我。給我養(yǎng)成了良好閱讀習慣,遇事情不急躁學會靜靜思考,多角度看待問題,學會控制情緒等?,F(xiàn)在我也有了下一代,也會把這些好的習慣傳承下去。就像習近平總書記總強調(diào)的家風,說的是“小家”著眼的是“大家”,把家教家風一代代保持傳承下去,我們就能收獲我們的“中國夢”。

194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