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總結(jié)網(wǎng) > 學習總結(jié) > 學習心得體會 > 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總結(jié)

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總結(jié)

| cwl2

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總結(jié)

青年干部成長除了客觀環(huán)境、組織培養(yǎng)等,很大程度上與青年時代的主觀努力和人格狀態(tài)密切相關?!读暯降钠吣曛鄽q月》一書是青年一代砥礪成才的最佳教材,也堪稱青年干部健康成長的最強指南。

在成長理念上,要淡定平靜、不急于求成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當知青之時,就確定了正確的人生理念。他在早年的一篇專訪文章中專門總結(jié)過這個道理:在從政的整個過程之中,不要把個人的發(fā)展、升遷作為志在必得的東西。因為這是不可能的,沒有這種公式,沒有這種規(guī)律。

受社會浮躁風氣影響,有不少人為自己設定了太大的目標、完美的成功時間表。在這個所謂人生成功目標的誤導下,有些年輕干部會錯誤地認為,要盡快升遷、提前上位才是成功。求之不得則走歪門邪道,想著一步登天,結(jié)局往往卻是一步陷落。青年干部首先要明了,“不為不可成,不求不可得,不處不可久,不行不可復”。將機遇和成功的要素集于一身,追求才有可能實現(xiàn),要對升遷問題、成功問題懷一顆平常心。

在成長定位上,為民做大事,不求當大官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當知青之時,就定好了人生的正確坐標,就立志“要為人民做實事”。他曾經(jīng)講過,要立志做大事,不要做大官……要從政,就是一種事業(yè)的追求,就得舍棄個人的私利,不能什么好處都想得。

懷有官本位意識的人,最容易得此政治病癥。這種人以官為本,一切為了做官,覺得大官比小官威風,以為有了官位就什么東西都有了。這種“官本位”意識至今在我國社會生活中仍然有著很深的影響。有些年輕干部會錯誤地認為,大官才過癮、高官才威風,反而沒把為民服務、干大事業(yè)放在第一位。事實上,聲名都在離職后。在歷史的長河之中,真正留下美名的,是那些為民辦實事、為民干大事的人。

在成長支撐上,要終生學習,忌不學無術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當知青之時,就一直堅持學習。書中有這樣一段話:近平很喜歡學習,平時也很喜歡看書,喜歡思考,喜歡寫東西。他帶來不少書,不僅自己經(jīng)??矗舶褧杞o別的知青和村里的老鄉(xiāng)看,他也從別的知青那里借書、找書看。

有些年輕干部,不把心思放在努力學習上,而是放在投機攀附、求曝光率、貪圖一時虛名上。豈不知,盛名之下其實難副。長遠的進步靠學習,有了學問,好比站在山上,可以看到更遠更多的東西。

在成長路徑上,要腳踏實地,忌不接地氣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當知青之時,就懂得了腳踏實地的重要性。他曾說7年上山下鄉(xiāng)的艱苦生活對自己鍛煉很大,最大的收獲有:懂得了什么叫實際,什么叫實事求是,什么叫群眾,這是讓他獲益終生的東西。

現(xiàn)在一些年輕干部很“飄”,沒有把根扎在中國大地上。心思飄浮,不是錨定目標,撲下身子干,而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,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;作風飄浮,不從問題出發(fā)尋找現(xiàn)實對策,卻總想著一蹴而就,不能奏效就怨天尤人。為官從政必須腳踩大地,接地氣、深扎根,唯有如此才能成材。

在成長心態(tài)上,要成熟大氣,忌心胸狹窄。書中的很多細節(jié)都很動人,習近平在知青時代,和干部群眾打成一片,適應社會能力很強。他后來在天津和高校畢業(yè)生座談時,曾問“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?”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,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能力,也就是適應社會能力。

不少年輕干部獲得了很高的學歷,但是處理社會關系的能力不強,對待人民群眾的感情不真,有的甚至會驕傲自滿,看不起群眾。在實際工作中,情商比智商更重要,性格的自我修煉很關鍵。

6974